栗 lì(ㄌ一ˋ)
(一)、落叶乔木,果实为坚果,称“栗子”,味甜,可食:栗色。火中取栗。
(二)、发抖,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:战栗。
(三)、坚实:“缜密以栗”。
(四)、姓。
● 栗 lì
〈形〉
(一)、 谷实饱满 [plump-eared]
实坚实好,实颖实栗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民劳》
凡苗自函活以至颖栗,早者食水三斗,晚者食水五斗,失水即枯。——《天工开物》
(二)、 坚实 [solid]
缜密以栗,知也。——《礼记·聘义》
(三)、 又如:栗理(坚实有文理);栗然(坚实密致貌);栗密(谨严,缜密);栗温(质地密致而润泽)
(四)、 庄敬,严肃 [respectful]
命汝典乐,教胄子,直而温,宽而栗。——《书·舜典》
(五)、 又如:栗斯(谨慎恭敬的样子)
● 栗
慄 lì
〈动〉
(一)、 恐惧 [fear]
临其穴,惴惴其栗。——《诗·秦风·黄鸟》。毛传:“栗,惧也。”
吾甚栗之。——《庄子·人间世》
慄深林兮惊层巅。(使深林战慄,使层巅震惊。)——唐·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股栗欲堕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恐栗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(二)、 又如:战栗(发抖);栗栗(戒惧的样子;众多的样子);栗缩(因恐惧而颤栗畏缩);栗斯(看人的脸色)
(三)、 哆嗦,发抖 [shudder;tremble]
疟之始发也,先起于毫毛,伸欠,乃作寒慄鼓颔。——《素问》
战战栗栗,日慎一日。——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
股战而栗。——《史记·齐悼惠王世家》
襄王闻之,颜色变作,身体战栗。——《战国策·楚策》
登高不栗。——《庄子》
(四)、 又如:栗栗可惧(形容很害怕);不寒而栗
(五)、 忧伤 [worry]
将乍往而未半,怵悼栗而怂兢。——《文选·张衡·西京赋》
(六)、 通“历”。历阶 [surpass]
栗阶升,听命,降拜。——《仪礼·聘礼》
(七)、 通“裂”。分开 [separate;divide]
有敦瓜苦,烝在栗薪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
● 栗
凓 lì
〈形〉
(一)、 通“凓”。寒、凉 [cold]
凓,寒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二之二凓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(二)、 又如:栗冽(寒冷的样子);栗烈(凛冽。形容严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