躬 gōng(ㄍㄨㄥ)
(一)、身体。
(二)、自身,亲自:反躬自问。躬行实践。事必躬亲。
(三)、弯曲身体:鞠躬。躬身下拜。
● 躬 gōng
〈代〉
(一)、 自身;自己 [oneself;self]
已躬命之。——《仪礼·士昏礼记》。注:“犹亲也。”
静言思之,躬自悼之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氓》
百官之非,宜由联躬。——《史记·教本纪》
王若行之,将妨于国家,靡王躬身。——《国语·越语下》
(二)、 又如:躬自(自己);躬化(以自身的德行感化别人);反躬自问
● 躬 gōng
〈副〉
(一)、 亲身;亲自 [personally]
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。—— 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史公治兵,往来 相城,必躬 左公弟,候太公、太母起居。—— 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童子何知,躬逢胜饯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(二)、 又如:躬耕乐道(亲自耕种,乐守圣贤之道);躬身(亲身,自身);躬稼(亲身从事农事);躬卒(亲自率领;亲身实行)
● 躬 gōng
〈动〉
(一)、 本身具有 [have]。如:躬上将之姿(本身具有上将的风姿)
(二)、 稍微向前弯身,以表尊敬 [bend forward;arch;bow]
桓公变躬迁席,拱手而问曰:“敢问何谓其本?”——《管子·霸形》
(三)、 又如:躬身下拜;躬敛(屈身敛衽。古代妇女行礼时的动作);躬身(俯屈身体,以示恭敬)
● 躬 gōng
〈形〉
通“穷”( qióng )。困苦危难 [distress;dire straits]
潞子之为善也躬,足以亡尔。——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
躬为匹夫而不愿富,贵为诸侯而无财。——《大戴礼·哀公问五义篇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