弊 bì(ㄅ一ˋ)
(一)、欺蒙人的坏事:作弊。营私舞弊。
(二)、害处,与“利”相对:弊病。弊端。弊害。弊政。利弊。兴利除弊。
(三)、败,疲困。
(四)、古同“蔽”,隐蔽。
● 弊 bì
〈名〉
(一)、 弊病,弊害 [evil]
举先王之政,以兴利除弊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皆指目(指责)朝政之弊。——《旧唐书·黄巢传》
(二)、 又如:弊孔(产生弊害的漏洞);弊象(弊病的迹象);弊绝风清(形容社会风气特别好,贪污舞弊等坏事完全灭绝)
(三)、 欺诈的行为 [fraud]。如:作弊;营私舞弊;弊幸(舞弊,侥幸;阴谋)
● 弊 bì
〈形〉
(一)、 坏,低劣 [bad]
变更天下之弊法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上皇帝万言书》
(二)、 又如:弊事(恶事);弊人(卑鄙的人)
(三)、 衰落,疲惫 [tired out]
今三分天下,益州疲弊。—— 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率疲弊之卒,将数百之众。——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(四)、 又如:弊世(衰世);弊民(疲惫之民)
(五)、 通“敝”。破旧,破损 [worn-out]
及期而往,告之曰:帝许我罚有罪矣,弊于韩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十年》
岁时更续共其弊车。——《周礼·巾车》
舌弊口,犹将无益也。——《荀子·正论》
数十年之后,甲兵顿弊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
(六)、 又如:弊席(破旧的草席);弊帚千金(家有破旧的扫帚,犹自以价值千金。比喻各人珍惜自己的器物,或比喻人无自知之明)